职场
15次
来访者大学毕业两年,经历过两份工作,对于自己的两份工作都是开始时担心自己做不好,没过多久就感觉得不到成长,学不到东西,工资太低,生活压力很大,同时担心自己浑浑噩噩一辈子就这样毫无成就。他对未来非常迷茫,想换工作又怕陷入前两次的怪圈,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什么,期待的薪资如何获得。
来访者是家中独子,从小父亲对他期望很高,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对比,做错事会严厉批评他,做对了却得不到表扬,来访者对自我成就特别有欲望,同时又极度焦虑害怕自己碌碌无为。
母亲比较柔弱,什么都不管。从小奶奶住在他家照顾他的生活,奶奶很厉害强势,在陪伴自己的过程中过度保护,这造成来访者直到成年一直觉得自己也是柔弱的,需要被照顾的,在工作中来访者常常会纠结什么是应该做的,什么不应该做,应该怎么做,纠结与不定让他看起来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。
来访者的自我画像是无能的、柔弱的、没有主见的、没有成就的。
咨询师用自体心理学技术陪伴来访者工作15次,来访者慢慢看到自己对成功如此渴望,同时看到在他心目中,他把自己定义为柔弱无能像母亲一样,仍旧待在孩子的状态,不敢相信自己已经长大,有能力保护自己,可以展示自己的想法而不被打压,表达自己的见地而被重视。
随着咨询的进展,来访者越来越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优点,慢慢敢于冲出自己给自己作的“茧”,看到自己最擅长的其实就是不断冒出新创意新想法,喜欢不断尝试和冒险。
在咨询中期来访者终于跳出了曾经找工作的方向——简单重复机械的工种,找到跟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匹配的产品经理职务,工资也将近翻了一倍!
经验感想:一个人一旦进入一个想走但怎么都走不出来的“怪圈”,这其实往往就是生活工作的某些面向向Ta提示,该找人帮帮忙了,帮他把令他陷入困境的“妖怪”捉出来。咨询的过程像极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完成的一出“捉妖记”。
联系我们